2018年熊市分析

  近期对于2018年熊市的言论十分多,现在小伙伴们对于购买股票的时候往往拿不定主意,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股市的小伙伴们应该怎么办呢?那么先让小编带你一起看看2018年熊市分析,帮助小伙伴们购买提供帮助吧。

  2018-2019年,A股难逃的熊市大清算

  当然,标题有点危言耸听,在于笔者对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下半年的行情的一个重要猜想,不过2017年的行情都尚未展开,现在就猜想2018-2019年的行情未免过早。其实笔者隐含的一个意思,那就是2017年可能还是一个震荡市,清算式熊市可能并不会出现。具体的逻辑,各位可以参阅上周刚发的看春季躁动只会迟到,不会缺席的《野百合也有春天》,以及本人2017年的年度策略《大决断,新启元》。之所以做出2018-2019年可能会有清算式大熊市的预判,在于笔者近期对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对股票市场深远运行的思考,现分享给大家。

  我国的股票发行从1992年运行至今,已经近25年,发行的效果大家也看到了,也就是我们的上市公司股票数量高达3000只。有句话说每任证监会主席上台后必然要做一个的改革就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新股发行制度建立之艰难,按照笔者的理解,新股发行制度之所以改来改去,核心还是行政的手总想去控制连市场都无法控制的价格以实现自身的短期的目标,从而对股票定价带来极大的扭曲,进而影响市场的长期运行形态。

  先简单回顾一下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的历史。

  1992年之前,新股认购证:说白了就是先卖个门票,靠门票之后再抽签,这导致了认购证被爆炒,并出现了深圳8.10严重暴力事件,这也导致了中国证监会的正式产生。

  1993年,对新股申请表打补丁,挂钩储蓄余额,这虽然解决了争抢认购证的问题,但是导致了发行期间储蓄资金大转移,发行效率不高;

  1996年,上网定价发行+全额预交款+挂钩储蓄余额,这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发行效率,但是中小投资者中签率太低,因挂钩储蓄导致的资金大转移仍然没有解决;

  1999年,一般投资者网上发行+法人配售:请注意,这里第一次出现了配售,配售的核心作用是能够对大盘股的发行和市场运行起稳定作用,但这导致了低价的法人配售成了利益输送的工具,也大幅降低了一般投资者的网上中签率;

  2001年,上网竞价交易:请注意,这是第一次出现竞价交易,这种制度导致了市场对新股的定价容易出现过高,后续容易出现破发,核心的原因是本来长期看只值10元的东西卖给市场卖了20元,这10元的空虚最终是要有人来买单了,这导致了本来应该在10元就能稳住交易的股票可能会大幅低于其真实的价值,比如在5-7元甚至更低的价格交易,这导致了管理层开始强制介入到这个竞价交易的过程中,比如规定发行市盈率不得超过20倍,管理层的核心的想法是想多发股票,所以不能破发,不能破发就只能要发股票的公司要让利,这样市场才能够承受更多的股票发行;

  2002年,按市值配售:市值配售这种制度,会极大的扭曲定价机制,容易导致市场后续因打新资金离场后可能出现的空虚熊市出清行情,这里后面笔者详细阐述;

  2006年,全流通后,IPO询价+网上定价,这个还是定价的有效性,以及在网上与网下切蛋糕的问题;

  2009年,完善询价与申购报价约束机制,改革后股票发行公平性得到较大改善,定价市场化后存在的超募与破发问题;

  2010年,扩大询价对象+完善中止发行和回拨机制;

  2012年9月IPO发行被郭主席暂停之后,在2014年重启,重启后整体采用之前的发行制度,但是窗口指导发行市盈率,即发股票的上市公司让利给二级市场;

  2015年因股灾新股发行暂停几个月,2015年11月重启,后续开始了重新改为市值配售+限定市盈率发行。

  整体来看,我国的新股发行制度在过去25年的探索中有了比较长足的进步,但是整体来看,由于A股市场始终承载了太多的融资的需求,这导致了股票发行制度始终被改来改去的,以实现短期的融资的目的,导致了相对比较成熟的股票发行制度始终并没有建立,所谓的发达国家的成熟的股票发行制度注册制更是遥不可及。

  笔者之所以预判2018-2019年,A股可能难逃出清式大熊市,核心在于笔者理解当前的股票发行制度是很有大的问题的,在讲述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一下笔者作的2006年以来的股票发行的简单的数据。

  笔者主要是统计了上市一个月内的最大涨幅,这个指标代表了参与打新或者说二级市场投资者在新股投资上存在的最大收益。

  再谈一下2016年的打新收益率,据我了解,一个5000万市值的户,2016年的打新收益应该是400-500万,也就是一般的C类户,如果是B或者A类户,好像2016年有800万或者更多,我们可以简单的下个结论,从2016年的历史来看,收益率应该有10%左右。

  所以,在当前市值配售这种制度的设定下,由于新股发行被强制以一个严重低于二级市场的市盈率发售,这导致了巨大的获利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获利空间的来源有2块,第一块是我们的管理层强制设定的规则让上市公司愿意把公司以一个严重低于二级市场的价格卖到二级市场以获得未来流通的权利(这有点类似于当年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牛市一样,也就是大股东让利),另外一块是二级市场的高估值,正因为二级市场的高估值,才产生巨大的套利空间。现在有了巨大的打新获利空间,由于我们的管理层为了市场的短期稳定,设定了市值配售的模式。这个制度的结果就是会导致很多追逐新股收益的资金,原本根本不会投资A股的资金都可能通过各种可能的方法来追逐这个新股收益。

  也就是说,比如2015年,新股发行接近1566亿,按照最大涨幅计算的投资收益是4000亿,涨幅大概是2.5倍,2016年发行1695亿,投资收益3850亿,涨幅大概是2.3倍。如果2017年发行3000亿,涨幅2倍的话,那新股的收益有6000亿,就算平均3个板开,相当于涨1倍,那也有3000亿的收益。我们再看一下2015年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分红总额是7800亿左右。也就是说新股相当于短时间将我们的A股市场的股息率提升了接近50%,正常的话A股的应该涨幅50%(当然前提是这个新股收益可持续的前提)。

  因为A股的股息率整体的提升(尽管是二级市场相互买单),因为市值配售,所以会导致一些场外原本不配置权益的资金会想方设法进入到这个市场来获得新股收益,同时也会增强原来在市场的投资者的持股定力,毕竟股息率提升了50%啊。至于资金如何想法设法来到这个市场,笔者可以举个例子,比如我是大资金,我发现这个农行经过我详细的计算,发现现在这个3.16元的价格产生亏损的概率很小,因为农行本来就值3元,现在我为了打新,我可以只买农行,买上5000万,假如我2015年初买的(差不多3元),在2015-2017年,我除了可以获得农行高达接近5%的股息率,然后还获得了2015,2016,2017年可能连续每年高达8%-10%的打新收益率(目前以发行的新股来看,上海市场占7成,深圳市场占3成,上海市场的底仓可以配置很多低波动高股息率的东西),也就是说2015-2017年,买农业银行,别看股价没动,但是投资者收益率是15%+24%,也就是差不多年化13%的收益率,当然前提是如果我发现打新这个游戏再也无法提供我预期的收益率在股价跌破3元之前能够把底仓一把清仓跑人。

  上述这个打新的例子可以侧面说明为什么我们的银行股从811汇改之后股价就一直很坚挺,打新资金过滤底仓波动的手段很多,比如量化对冲,所以为什么放开股指期货的呼声很大,在于这帮子人希望降低对冲成本,提升收益率,这样现货打新,期货对冲套保,白套新股的投资收益。锁定底仓的手段还很多,比如期权、比如收益互换等。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纯的底仓暴露,也就是有一些投资者认可市场的位置,比如笔者就认可2017年大盘指数不低于2800这个预期,如果我是一个大资金,如果我认可2800,那么我在2800点买入底仓,假如打新能够给我带来5%-10%的收益,相当于说市场如果在2800点之后的跌幅低于5%-10%,至少我还有正收益,那么意味着只要不是根本性的基本面带来的大波动,我的筹码可能根本不会动。

  所以,由于新股的超级高的收益率,整个市场会形成一种套利,这种套利会把整个市场先往上推高一定的水准,可能会高于市场合理的价格(代表配置盘的入场),推高到一定程度上之后,市场的波动性整体提升,这样在波动的低点新增的打新配置资金与存量的打新资金退出逐步达到一种平衡,在这个平衡的位置上,对配置资金的净增持与净卖出核心在于打新收益率的变化,如果打新这一块的收益很稳定,那么如果市场因为一些其他因素导致的向下波动会被场外守候的其他资金填平,导致尽管市场波动增加,但是韧性非常强。这一切的会持续到整个新股收益无法维持或者其他大类资产产生了相对更高的收益。

  这意味着如果这种人为压低新股价格的市值配售模式下,后续新股发完了,在新股收益不足以维持较高收益率以及对底仓波动的担心,可能那些纯因为打新而进入到市场的资金会集中离场,这可能会导致底仓,或者说大盘指数出现非常大幅的下挫,市场将可能出现非理性的下行波动,而通过这种模式大量上市的新股在上市后逐步获得全流通的权利,大量的小非可能会有减持的需求(毕竟就算监管层将股价大幅压低之后,这些公司仍然愿意将自己的股份卖给市场,核心就是考虑今后获得流通之后可以套现,毕竟这些股东都是1倍PB入股,这帮子也不傻的),这会导致2015年以来大量的定增筹码叠加天量的新股大小非解禁后的减持,会给市场带来持续的下行压力(如果在这段时间基本面足够强劲,则可能是盘整的行情)。由于市场先遭受了配置盘离场带来的崩溃波动,然后开始连续的阴跌模式,最终市场的参与者会产生对市场定价的怀疑,进而整个市场会完全陷入逆反馈之中,这会导致原本市场就算值3000点,但由于市场的逆反馈机制产生,会产生低于合理价格波动,比如8折水平在2400点左右进行盘整出清波动。

  关于这个行情阶段,大家可以参考2004-2005年大盘到998点的波动形态,因为2002年开始了市值配售……

  目前由于还有600多只的新股没有发行,所以市场整体运行仍然会比较平稳,尽管小股票可能会有一些估值上的压力,但整体而言,可能在2017年很难有较大的出清行情,原因就是当前的股票发行制度带来的短期稳定的力量。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8年熊市分析的全部内容,看完这些内容小伙伴们对于现在股票行情也有了认识,希望对于小伙伴们购买股票有帮助。更多股票资讯尽在看股讯网,大家多多关注。

  相关推荐

  熊市一般持续多久?

  熊市几个阶段介绍

  熊市中如何长线抄底呢?


关于作者:

交易自己的交易,制定自己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