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软银以320亿美元的价格买下芯片IP公司ARM,被收购后的ARM虽归属于日本软银旗下,但总部没有搬离英国剑桥,软银之所以能成功收购ARM,重要原因在于软银并不是一家芯片企业,保持了ARM的中立性和移动端芯片生态的稳定。
但随着软银投资WeWork受挫后,软银出现严重亏损,2019年财报显示,去年全年亏损9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96亿),现金流紧张。
今年4月,软银正式挂牌出售ARM以补充现金流,委托高盛帮其物色买家,高盛最初与苹果接触,但苹果无意收购ARM,后来又试图组建一个财团,包括三星、谷歌、高通以及英伟达在内一起入股,期间甚至传出台积电也有收购ARM,不过最终英伟达成为唯一感兴趣的买家。
8月15日据外媒报道,英伟达与ARM的谈判正在加快进行,双方已经进入排他性谈判,有望在今夏末达成协议,也就是8月底,对ARM的估值高达400亿英镑(约520亿美元),如果按这个价格算,孙正义三年投资将净赚200亿美元。
争议的收购案
ARM作为移动端芯片IP霸主,全球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都采用ARM架构的芯片,包括华为、高通、苹果、三星、联发科等等,构成了庞大的ARM+安卓、ARM+苹果的应用生态,对ARM而言,中立性至关重要。
若ARM成为美资公司,无疑将成为美国限制他国的又一潜在利器,因为ARM控制着芯片的最上游,可以指哪打哪,ARM非美资公司时都能被胁迫断供华为,若成为美资公司,后果让人堪忧,这是业界关注的重点。
另外,ARM架构的许可方很大一部分都是英伟达的竞争对手,近年来英伟达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方面发力,谷歌、英特尔都是其竞争对手,如果英伟达利用ARM的IP授权予以限制,或将对竞争对手带来不小冲击,一旦ARM收购成定局,不少芯片设计公司不得不寻找ARM的替代品,这会对ARM的业务构成影响。
影响英伟达收购的因素还来自于英国,一部分英国议员开始担心英伟达会将ARM总部搬离剑桥,并敦促政府出面干预这桩收购,以确保继续在英国创造就业机会;而ARM的联合创始人赫尔曼豪瑟则表示,卖给英伟达将会是一场灾难,会损害ARM的中立性和满足国家不同公司和供应商的能力;除此之外,ARM与英伟达的并购还需要接受有业务往来各国的反垄断调查,最终能否获批仍然是未知数。
中国企业何去何从?
英伟达并购ARM对中国企业而言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ARM相当于是芯片规则的制定者,控制着芯片设计的最上游,其潜在威胁将导致更多企业不得不转向开源的RISC-V架构,比如华为海思芯片就ARM架构,断供后就无法获得ARM更新版本,逼迫华为一家公司干了两家公司的活。
ARM断供的不确定,成为悬在所有采用ARM架构国内芯片设计公司头上的一把剑,不得不选择开源的RISC-V架构,或将引发ARM生态的巨变,目前华为、阿里巴巴已经在尝试使用开放指令集RISC-V架构研发芯片,去年阿里巴巴旗下平头哥半导体研发的玄铁910处理器,就是基于RISC-V架构。
今年8月,小米投资芯片设计企业芯来科技,也是一家提供RISC-V处理器内核和解决方案的公司,目前RISC-V架构已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追捧,其基金会已经将RISC-V总部搬至瑞士,展示中立态度,有研究机构预计,到了2025年市场将消费624亿颗RISC-V CPU内核,2018-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46.2%。
ARM中国何去何从?
近几年ARM在全球市场增速放缓,仅有国内市场快速增长,贡献全球营收的20%,中国产业需要ARM,而ARM同样也需要中国。
ARM中国是以合资方式运营的公司,厚朴资本领投的中方投资者持股51%,ARM公司持股49%,ARM没有绝对控制权,但因为国内市场的重要性,近年来ARM一直谋求公司的话语权,前段时间陷入宫斗“罗生门”,截至目前,这场ARM与ARM中国管理层的董事长之争仍未结束。
如今又面临ARM被收购的命运,一旦被收购后,ARM中国又该何去何从呢?现在中方投资者股权相对比较分散,若有变局,倒是投资者能顾全大局,齐心协力,共同推动ARM在国内实现良好发展。
结语
前些天有人问,ARM准备要卖了,中国可以收购吗?答案是想收购却不能,一是受“瓦森纳协定”约束,禁止半导体技术出口中国,更何况是控制芯片命脉的公司;二是就算私下达成协议,美国可能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后面还有英国等等,不会落地。
若这次ARM被英伟达收购,那么英伟达也会像谷歌、高通一样听命于美国,平常还好,一旦遇到某些不确定因素,更会断供国内任何一家对美国有威胁的芯片设计公司,不仅仅是中国,全球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可能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这就是科技霸权。
ARM的加入无疑增加了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导地位,除了IP授权,在设计软件EDA、芯片制造设备、芯片设计环节,美国仍然拥有很强的话语权,中国“芯”前行的路还很长,希望未雨绸缪,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深挖洞,广积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免责声明】中和应泰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和应泰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