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零售
1)“疫达峰”后首个元旦消费呈现弱修复态势,各地商务部门重点检测业态企业销售测数据环比改善明显、同比恢复程度不一。据已披露数据显示,陕西、四川、河南等地同比实现正增长,其中河北全省重点监测零售、餐饮企业收入同比增长11.7%;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江苏等省市在销售额及商圈客流上同比有所下滑,幅度多在0-20%之间。
2)堂食消费快速回暖。据美团报告显示,元旦假期,日均消费规模同比2019年元旦增长75%、异地消费周环比增长近五成。假期前两日,全国堂食线上交易额较上周增长超1倍,其中,江苏、浙江相关交易额增长超230%,堂食消费最旺;6-8人、8-10人堂食套餐订单量相比日常周末增长256%。
出行
1)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消息,1月1日,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474.5万人次,开行旅客列车6456列;1月2日,预计发送旅客565万人次。12月30日以来,全国铁路预计日均发送旅客508万人次,比去年11月份增长109%,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重点地区客流明显增长。
2)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元旦期间出现回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地铁客运量由元旦假期前平均500万人次下降到平均360万人次,假期前两日地铁客运量环比增长显著,其中,深圳12月31日环比增长140%;假期最后一天,各一线地铁客运量环比逐渐下降,其中,北京、上海环比变化为-44%、-6%,广州、深圳环比变化较小,分别为3%、22%。
3)元旦小长假期间,一线城市拥堵延时指数平均为1.28,处于较低态势。总体来看,拥堵延时指数具有较强周期性,工作日期间延时指数较周末明显较高。其中,12月下旬拥堵延时指数出现周期背离,指数呈现低平缓波动走势,主要与疫情人数增加有关。元旦假期正逢“阳康”恢复休整期,各城市出行意愿受限。分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拥堵情况相似,拥堵指数最高峰均为假期首日,分别为1.32、1.24、1.43、1.39。假期前两日,各一线城市拥堵延时指数均环比上升,其中,广州首日环比增加高达18%。假期最后一天指数开始逐渐回落。
电影票房
2023年元旦档总票房已突破5.5亿元,档期观影人次达到1256万人。元旦档期,观影客流量较近几月迎来一波小高峰,票房格局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头部效应。元旦档期观影人次及票房收入较2021年、2022年有所下降。
旅游
1)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35.1%。
2)据同城旅行《2023年元旦假期旅行消费数据报告》显示,元旦旅游市场快速回暖,机票、酒店较2020年元旦假期实现“量价齐升”。国内机票订单量较疫情前的2020年元旦假期上涨2%,机票均价从2020同期的676元上涨至905元;酒店订单量较2020年同期上涨32%,酒店均价也从229元上涨至244元。
投资建议
白酒方面,上周汾酒/今世缘召开年度工作大会、茅台2022年收入/利润初步核算符合预期,白酒整体依旧总结韧性稳健、未来预期积极;大众品方面,需求复苏逻辑清晰、布局机会明确,成本端有望逐步回落、释放利润弹性。推荐行业上啤酒>高端白酒=餐饮产业链>区域酒龙头>次高端白酒>卤制品>休闲零食>乳制品>调味品,我们认为全年节奏上优先确定性,基本面企稳反转后布局弹性。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风险;
(2)疫后消费修复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