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推出《净零工业法》,设立在2023年欧盟制造的战略性净零排放技术总计接近或达到年度部署需求的至少40%的目标目前来看,欧洲是净零能源技术的净进口国,约1/4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几乎所有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和燃料电池都是进口的,大部分来自中国。对于太阳能光伏技术及其组件,如硅棒和硅片,产业链上游环节产品的进口依赖性超过90%。在欧盟工业仍然强劲的其他行业,如风力涡轮机和热泵,欧盟的贸易平衡正在恶化,欧盟生产商面临着能源和投入成本的上升。在此背景下,欧盟推出《净零工业法》,目标是到2030年,欧盟制造的战略性净零排放技术总计接近或达到年度部署需求的至少40%,光伏/风电/热泵/电池/电解槽的本土制造能力至少达到30GW/36GW/31GW/550GWh/100GW。法案提出8大净零排放战略技术及一系列行动和手段,促进投资、刺激需求该法案特别支持8项战略性净零排放技术,即太阳能光伏和光热技术、陆上风电和海上可再生能源技术、电池/存储技术、热泵和地热能技术、电解槽和
燃料电池技术、可持续沼气/生物甲烷技术、碳捕获和封存(CCS)技术和电网技术。这些技术将助力欧盟实现2050年零排放目标,也将在欧盟的开放战略自主中发挥关键作用,确保公民能够获得清洁、负担得起、安全的能源。此外,该法案提出一系列行动和手段来支持相关技术的投资及刺激需求,比如为净零制造项目指定简化许可程序、加快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封存、在公共采购和拍卖中引入可持续性和弹性标准支持私人需求、建立欧洲学院提高工人技能、设立监管沙盒测试创新的净零技术、建立净零工业伙伴关系促进实现净零技术的贸易和投资多样化以及提高融资便利。其中公共采购和投标所购买的产品,若单一来源供应超过欧盟内特定净零技术总需求的65%,则应视为供应不够多样化而被降级,但对总采购价值低于2500万欧元的合同的适用应推迟两年进行。
设立欧洲氢能银行,支持《净零工业法》战略技术之一—燃料电池技术欧洲氢能银行将促进和支持欧盟内部可再生氢的生产和吸收,以及从国际合作伙伴向欧洲消费者进口,促进实现绿色协议工业计划、净零工业法的目标以及欧盟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根据REPowerEU计划,欧盟的目标是到2030年共生产2000万吨可再生氢气:欧盟国内生产1000万吨,进口1000万吨。欧洲氢能银行以创造欧盟国内市场、对欧盟的国际进口、透明度和协调性及精简现有融资工具四大要点为基础,通过应对最初的投资挑战和需求,释放欧盟和第三国对氢能价值链的私人投资。欧盟专门预算为8亿欧元设立第一批可再生氢气生产试点拍卖,预计2023年秋季在创新基金下启动,此次拍卖将以每公斤生产的氢气固定溢价的形式向氢气生产商提供补贴,最高10年运营期。证券研究报告发送给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归华西证券所有,请勿转发。
拟议措施调节现有公共和私人投资。拟议的行动之一是委员会与欧洲投资银行和其他投资欧盟执行伙伴合作,寻求扩大对净零产业供应链投资支持的方法,包括建立混合业务。公司和金融投资者的私人投资至关重要。在仅靠私人融资可能不够的情况下,有效推出净零工业项目可能需要公共支持,包括国家援助的形式。同时一些欧盟资助计划,如恢复和复原基金、欧盟投资、凝聚力政策计划或创新基金,也可用于资助对净零技术制造项目的投资。另外,欧洲主权基金将为投资需求提供更具结构性的答案。整体来看,为了克服目前分散的公共和私人投资努力的局限性,促进整合和投资回报,委员会和成员国应该更好地协调和创造联盟和国家层面的现有资金计划之间的协同作用,并确保与行业和关键的私营部门利益相关者更好的协调和合作。欧洲净零排放平台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建立对现有和相关的融资机会的全面看法,并讨论净零排放战略项目的个别融资需求。
投资建议
目前欧洲是净零能源技术的净进口国,约1/4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几乎所有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和燃料电池都是进口的,大部分来自中国,中国光伏组件在欧盟市占率达到90%,欧盟推出《净零工业法》草案旨在发展本土制造业,摆脱进口依赖。从草案细则来看,该草案要求单一来源供应超过欧盟内特定净零技术总需求的65%,则应视为供应不够多样化而被降级,但对总采购价值低于2500万欧元的合同的适用应推迟两年进行,我们认为一方面限制65%的市占率比例相对比较温和,短期来看,国内企业或可通过在东南亚建立工厂进行出口来解决,但长期来看,该法案目标与美国《IRA法案》几无异同之处,最终解决方案都需要中国企业在当地建立工厂,实现当地生产配套;另外,该法案目标是2030年电池的本土制造能力至少达到550GWh,市占率达到90%,要求较高,需要中国企业提前考虑应对措施;法案目标2030年光伏本土制造能力至少达到30GW,欧盟多为分布式/户用储能,价值较低,总采购价值多低于2500万欧元,而上述适用对于此类项目延迟两年实施,目前光伏发电已进入平价时代,核心竞争力为低成本,欧洲目前光伏产业成本高企问题突出,相关技术也难以与中国匹敌,遏制中国光伏组件产品在欧洲的主导地位有阻碍欧盟绿色转型的风险。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国内光伏产业链相关企业规避限制难度不大,但电池产业链欧盟要求本土市占率2030年达到90%,国内企业还需提前考虑应对措施。
风险提示
1)法案推进速度超预期;2)正式法案相对于草案细则超预期修改;3)本土化推进程度不及预期;4)地缘政治风险。证券研究报告发送给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归华西证券所有,请勿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