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2022年:平稳收官
四季度经济再度转弱对有效信贷需求形成持续扰动,政策性驱动扩张力量占据主导,信用投放延续放缓态势,预计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1万亿左右,贷款增速10.9%。贷款定价未出现拐点,反而11月金融市场利率出现反弹,一定程度上对NIM形成拖累。近期房地产融资形势大幅改观,银行体系资产质量稳定预期增强。银行业营收与盈利增速承压小幅放缓,但总体仍然稳健。
2023年:疫后复苏
(1)货币政策定调“总量要够、结构要准”,信用需求或因刺激性政策驱动而稳定,预计全年新增贷款22~23万亿,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增强使用体现精准性,货币出现一定活化迹象。上半年,各类刺激性举措和宽信用安排确定性强,后续需视通胀形势而定是否出现政策转向。
(2)从信贷结构看,强基建、增制造、稳地产、促消费、扩小微、拓绿金是主线。居民端消费类信用增长系统性好于2022年。
(3)资产端定价难以出现明显拐点,但对公贷款定价也难继续下滑,全年表现或“前低后高”;负债端,不排除央行再度管控诸如协定存款之类的高成本负债。年初按揭贷款集中重定价压制效力较强,对NIM形成拖累,净息差下半年或企稳小幅反弹。
(4)营收增速因“以量补价”略有提速,盈利增速较2022年维持稳定,新BaselIII扰动资本充足率,盈利增速料快于营收。
投资建议:
2023年,从银行股投资角度,我们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房地产链景气度提升、“稳投资”提振“宽信用”等多重因素共振,托举经济逐步筑底企稳带来的投资机会。与此同时,结合近十余年银行板块月度及季度表现看,多数年份1Q银行板块走势较好;特别是1月份,剔除疫情影响的2020年,银行板块录得相对收益的胜率超90%。建议关注两条主线:
①经营基本面优质,估值性价比较高的招行、兴业、平安、邮储,看好头部银行经营的可持续性及稳定性;
②区位优势明显,凸显“亲周期”性,且可转债进入转股期,具有较强业绩释放诉求的杭州、南京、江苏、常熟银行。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房地产风险形势扰动;宽信用进程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