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当前我国疫情管控处在逐步放开阶段,我们认为在第一轮冲击过后,消费有望开启复苏,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为调查疫后消费者的信心修复情况以及消费能力情况,我们发起了《消费疫后复苏调查》,涉及疫情之后消费信心、消费复苏节奏、不同细分消费需求的复苏等信息。
样本特征:以一二线城市40岁以下中高收入群体为主
整体来看,本次问卷调查主要覆盖的人群为中高收入的青壮年群体,基本代表了消费的主力人群。样本男女比例均衡,年龄结构以年轻群体(90后、00后以及10后)为主;一二线城市群体居多,北上深占比为46.08%,省会及经济发达城市占比24.94%;月收入万元以上的中高收入群体较多占比为43.94%,中等收入占比为22.80%。
消费能力和意愿:七成消费者认为消费可恢复至疫情前
疫情下出行受限造成的影响最明显,一半以上人群的收入受到疫情负面影响。疫情最明显的影响集中于出行受限,对于收入的影响来看,被调查人群54.63%相较于疫情前收入下滑。近半数消费者在疫情后消费倾向更加理性保守,年轻和年长群体相对更积极。73.87%群体的消费意愿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其中47.27%的群众对于未来的消费将更加理性和保守,26.60%被调查者的消费欲望受到了疫情的刺激。分人群来看,不同年龄的群体消费意愿不同,年轻和年长群体相对中年人更积极。30.59%的年轻人和25%的70前人群偏向更积极的消费行为,而这一比例在70后、80后中仅为19.57%。七成消费者认为消费水平可恢复至疫情前,消费决策更注重品质、囤货、耐用品。随着疫情企稳,消费者对于疫后消费水平的恢复保持乐观的态度,76.01%的人群认为消费水平可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仅有3.09%人群认为即使疫情得到控制消费也会远低于疫前水平。消费决策方面,购买耐用品成为最多消费者的关注点。
消费行为:八成消费者偏积极,旅游出行的欲望最高
旅游和休闲娱乐成为疫后消费者最想消费的品类。55.69%的消费者在疫情得到控制后最想旅游出行,其次为健身美容电影等休闲娱乐项目,占比46.45%。节奏上来看,三成左右消费者选择立刻外出就餐和娱乐,两成人群则十分谨慎。有1/4至1/3的受访者会在疫情防控放开后将餐饮聚餐和影院观影立刻提上日程;约有1/4以上的受访者则表示会观望两周以上再外出就餐观影;20%左右的消费者则十分谨慎,短期内尽量减少、甚至不打算堂食和观影娱乐。短期对出游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更多,国内游和市内游是首选。旅游出行的选择方面,最多的消费者则会观望两周以上再决定出游计划,占比达到37.91%,国内游和市内短途游是首选,分别占比45.11%和31.32%。担心病毒传播是抑制消费最主要的原因。从原因来看,64.66%的消费者出于对消费的渴望选择在放松管控后立刻外出消费,约有50%的消费者则是受到促销、消费券等刺激政策的推动;抑制短期消费行为的原因来看,担心病毒传播是最主要的原因,80%的受访者因担心病毒而对外出消费持观望态度。
投资观点:先抑后扬,三阶段把握复苏节奏
中长期来看,对于食品饮料行业的整体复苏节奏我们预判是“先抑后扬”,具体到不同细分板块,我们认为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第一轮冲击期(持续至2023一季度中后期):经历第一轮感染高峰的冲击,消费场景仍缺失,场景关联性不强的赠礼型消费、居家消费率先复苏,板块上选择高端白酒、低线白酒、保健品、速冻食品。
②冲击过后复苏期(2023二季度):第一轮疫情消退后,消费场景开始复苏,但消费者心态仍需一段时间修复,预计餐饮、出行等相关的可选消费开始复苏,板块选择次高端白酒、地产酒、啤酒、调味品、休闲食品。
③全面复苏期(2023下半年):经历过上半年的冲击、心态修复后,整体经济活力和消费有望开始全面的缓和复苏,这一阶段刚需必选消费有望受益于整体行情的回暖,细分板块上选择乳制品、饮料、调味品、啤酒、肉制品等。
风险提示:问卷调查的样本可能存在偏差;疫情超预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