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PDF] 碳纤维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驱动需求,把握国产历史机遇

>>查看PDF原文

  核心观点

  需求端:风光氢驱动需求,大丝束占比不断提升: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耐高温纤维,具有轻质、热膨胀系数小、导热性好、高强度、耐磨性好等诸多优良性能,在全球被广泛用于风电叶片、体育休闲、航空航天、压力容器、碳碳复材等诸多领域。就国内而言,目前风电、碳碳复材(主要为光伏)、压力容器(主要为氢能)是驱动碳纤维需求的重要下游,根据赛奥碳纤维技术预计,2022-2025 年三领域需求量 CAGR 分别为 25%、30%、20%。总体上,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及国内碳纤维需求量将分别达到 20 万吨、15.9 万吨,对应 4 年 CAGR 分别为 14%、26.4%。与民用需求持续增长相匹配地,大丝束需求量明显提升,在 2021 年超过小丝束需求。

  供给端: 全球产能加速扩张,大丝束产业化布局开启:碳纤维行业的技术、资金和产品验证门槛高,大多数企业都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企业数量有限。2021 年以前全球扩产主要来自于日本东丽、Zoltek、Hexcel、SGL等国外厂商。2021 年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于中国,中国大陆地区运行产能达6.34 万吨,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产能国。展望未来,中国企业扩产计划依然宏大,将拉动全球碳纤维产能快速扩张。同时我国大丝束开启产业化布局,吉林化纤、光威复材、上海石化、精功科技大丝束产品相继启动或投入应用。

  以史为鉴:90 年代大幅降本后,海外生产成本趋于稳定,氧化、碳化环节,设备与能源是降本之关键:从工艺流程看,PAN 原丝成本占碳纤维生产成本比重 51%,其次为氧化、碳化环节(16%、23%),从生产要素看,原材料依然是最主要成本,设备、人力成本其次。回顾海外降本历程,在经历 90 年代大幅降本后,生产成本逐渐趋于稳定,原材料消耗可率先实现一定程度的降本,但降本幅度有限,且后续波动较大,设备、能源是实现大幅降本的关键生产要素,而从生产环节看,氧化、碳化是压缩生产成本的关键,因此与其相对应生产环节的设备、能耗是实现降本的关键。而人力成本整体呈上升趋势,可降低空间有限。

  经济性分析:国产碳纤维具备进一步降本空间:1)原材料:碳纤维随原材料及原油价格波动幅度逐渐减弱;2)能源成本方面:单吨电力费用逐渐下降,低电费地区扩产有望实现能源成本进一步下降;3)设备方面,增加炉幅宽度可提高产能和能源效率。总体上看,近年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体现为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单吨生产成本不断下降,毛利率水平提高。根据我们的测算,相比 2021H1,预计短期内碳纤维生产成本还有 19.7%左右的下探空间。

  投资建议:需求端,风光氢共同驱动碳纤维需求,有望维持较长期高景气度。供给端全球产能加速扩张,将从供需格局及技术进步等多方面实现降本,此前受成本抑制下游需求释放在即。产业链中建议关注竞争格局较好的原丝及设备环节,相关标的吉林碳谷、精功科技;碳丝生产领域建议关注在大丝束领域率先实现量产的吉林化纤,以及民用、军用碳纤维领军企业中复神鹰、光威复材、中简科技。

  风险提示:测算误差风险、关键设备进口风险、产业政策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人才流失风险。

>>查看PDF原文

关于作者:

交易自己的交易,制定自己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