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往报告中我们曾提出,低估值基建央企行情启动大多具备两个特征:1)处于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中,2)存在自上而下的事件催化,比如稳增长、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等;而行情演绎的高度和宽度,则取决于顶层设计下各项配套政策的落地执行情况,即对企业端基本面改善预期越大,行情的持续性和上涨幅度也就越强。
相比于过往,2023年基建央企所迎接的催化剂更加充分:展望全年,包括1)总量层面上,宏观经济发展仍需基建投资发力;2)国际业务上,“一带一路”将迎来第三届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倡议提出十周年;3)内部治理上,国资委启动国企对标开展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同时在考核中更加侧重经营质量和效率;4)市场定价上,随着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提出,原有的估值逻辑正在重塑。综上,伴随着诸多利好的接连催化,2023年的央企行情有望持续到年底,期间或许会经历短暂调整,但全年向上趋势不会改变。
今年央企经营会发生哪些积极变化?1)国内营收确认加快。作为“二十大”之后的开局之年,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就提出从战略全局出发,要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1-2月份,国内狭义基建投资增速9.0%,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增速也有望保持在较快水平,在市占率继续提升的背景下,央国企业绩较去年有望进一步提速;2)海外业务见底回升。伴随着国内外商务交流逐渐恢复正常,叠加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加强合作,央企凭借在技术、资金、人工等方面的优势,重新出海后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新签、产值和毛利润均有望迎来显著复苏;3)经营现金流同比好转。一方面,随着生产生活步入正轨,政府财政资金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一步倾斜;另一方面,房地产融资政策持续放松,地产企业的资金困境得到缓解,业主到位资金的改善有助于央企经营回款增加。
本轮估值修复空间怎么看?1)从估值层面:无论从PB还是PE角度,当前部分中字头央企的相对估值仍处在较低水平(PEG<1或PB<1),具有向上修复潜力。参考2021年中国电建和中国化学价值修复过程,可以看出当央企因经营资产或业务转型进行估值重塑时,PB估值曾阶段性修复到1.5倍甚至更高水平,待市场情绪恢复正常水平,中国电建和中国化学的PB估值也维持在1倍附近水平;2)从机构持仓方面,当前持仓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以4类主动偏股类基金为样本,2022Q4末建筑板块基金重仓比例为0.49%环比Q3下滑0.04pct;同期建筑板块标配比例为2.10%,低配幅度达到1.61%,。此外,近期9家公募机构申报关于央企主题指数ETF产品,为建筑央企带来新的增量资金。
投资建议:综合央企在下游需求、经营规模、盈利质量、估值重建等方面的积极变化,我们重申继续看好全年低估值央企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PB<1的中国铁建(601186.SH)、中国中铁(601390.SH)、中国交建(601800.SH)、中国建筑(601668.SH)、隧道股份(600820.SH)等央企,以及以国际业务为主的中材国际(600970.SH)、中钢国际(000928.SZ)等;转型新能源、新材料的中国电建(601669.SH)和中国化学(601117.SH)的长期配置价值同样值得关注;伴随着基建实物工作量不断形成,产业链头部企业的经营弹性也有望凸显,继续看好志特新材(300986.SZ)、鸿路钢构(002541.SZ)、精工钢构(600496.SH)、华铁应急(603300.SH)、苏文电能(300982.SZ);随着消费复苏叠加融资改善,地产后周期改善可期,建议关注豪尔赛(002963.SZ)、震安科技(300767.SZ)、金螳螂(002081.SZ)、华阳国际(002949.SZ)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稳增长力度不及预期风险,“一带一路”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