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1、电子后视镜是新型汽车视野装置,新国标出台助推行业快速发展
1)行业处于从0到1起步阶段:传统后视镜发展至今已经百年历程,但仍存在四大弊端:视野盲区较大、增大风阻、后车远光灯眩目、雨雪天气干扰。因此,各大汽车厂商有意采用影像系统来取代后视镜的地位,但受限于法律法规,一直停留在概念车中。直至2016年,欧盟ECER46落地,日本、欧洲相继开始探索电子后视镜(CMS)的可能。
2)新国标近期出台加速行业发展和量产落地:随着汽车向着电子化、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汽车流媒体后视镜产品逐渐成熟,各国相继出台了相关标准允许使用电子后视镜取代物理后视镜。我国于2022年12月29日颁布了国家标准号为GB15084-2022的《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新增了“摄像机-监视器系统”、“视镜和CMS双功能系统”等内容。新标准将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为国内电子外后视镜的“上车”提供了机遇。
3)电子后视镜相比传统物理镜可实现性能改善:CMS具有视野更加宽阔、减少盲区、自动实现光线补偿、受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并能够有效降低风阻和风噪,实现节能减排。
2、CMS车规要求高、开发难度大,现阶段成本偏高,但在规模效应和与ADAS的协同效应下有望逐步成为主流
开发难度大,现阶段成本偏高:仅电子外后视镜摄像头的研发至少要投入5000万元,目前CMS选装方案价格在0.7-1.5万元。
有望在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下快速降本:目前CMS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规模量产将带动全产业链采购成本和制造费用下降。此外,随着汽车智能化技术发展,CMS还可与ADAS域和智能座舱域进行融合,进一步减少方案的硬件需求。
3、预计2025年国内电子后视镜(内+外)总体市场规模超过60亿元
相关受益标的:Tier1——华阳集团、经纬恒润、东风科技等;Tier2——韦尔股份、秋田微、光庭信息等。
风险提示
1、电子后视镜产品技术研发和降本速度不及预期;
2、汽车需求不及预期;
3、上游芯片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紧缺加剧;
4、宏观经济环境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