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月16日,滴滴出行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一年多来公司认真配合国家网络安全审查,严肃对待审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经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同意,即日起恢复‘滴滴出行’的新用户注册”。滴滴因“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自21年7月至23年1月在各大应用商店下架,且无法进行新用户的注册。
点评:滴滴仍为行业龙头且壁垒尚存,利好公司且释放积极行业信号
1.滴滴仍为行业龙头且壁垒尚存
1)滴滴目前仍为行业龙头,订单量遥遥领先第二名,且目前仍具备一定壁垒
根据易观数据,22年9月滴滴订单量为4.04亿单,随后是T3、曹操、美团和享道,定量单量分别为0.60、0.30、0.14、0.06亿单,均远低于滴滴。根据上海交委的数据,22Q3滴滴日均订单量73.0万单,市占率62.3%,第二名为美团,市占率19.9%,高出42.4个百分点。同时我们看到滴滴在21年7月被调查后,MAU水平出现了一个阶梯式的下降,根据QuestMobile数据,滴滴出行AppMAU自21年7月的10.1亿下降到21月8月的7.71亿,我们认为这种阶梯式下降是消费者对滴滴不能进行新用户注册做出的反应,主动寻找替代品。但在经历过单月的下降后,MAU随后稳定在7亿上下(因疫情原因曾下降至6.16亿),根据QuestMobile数据,22年10月滴滴出行AppMAU仍有6.81亿,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滴滴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壁垒所致。
滴滴的壁垒主要在其相对其他网约车平台更重的资产以及这种模式下带来的更好的服务体验。1)对比高德、美团这类目前的较火的打车平台,此类平台本身不拥有网约车运营服务(美团自营除外),仅做交易撮合。由于履约的实际服务商并非叫车平台,平台难以形成品牌效应,若某个实际服务商在某次行程表现优异,消费者很有可能在未来直接选择使用这家运营商的App,造成“飞单”现象。另外,高德、美团的实际服务商从成立时间较短的以经济型车型为主的服务商到服务车辆为百万级别高档服务商均涵盖,这也难以通过价格进行品牌定位。
2)对比T3、曹操、首汽这些和滴滴模式相仿的平台,滴滴的先发优势明显,且运营更加成熟,后者需要较长时间进行追赶。先发优势给滴滴带来了较广的服务范围,目前滴滴服务范围渗透率已较高,甚至很多县、乡均可使用。根据我们对各大平台开通服务地点的遍历,滴滴、T3、享道、万顺、首汽的覆盖城市/县乡的数目分别估计约为690、100、370、380和180个,滴滴占有较大优势,我们认为这便是壁垒之一:a.后来者在新城市的覆盖上需要时间,目前后二至五名均有较大差距,尚需时日追赶;b.新进城市还需要对当地政策和市场均有了解,这更拉长了新进城市的开发时间;c.部分较小城市市场空间有限,或难以容下更多竞对。
3)滴滴的运营经验丰富,与其他平台对比有明显优势。首先,滴滴在司机管理上较其他平台有明显优势。滴滴司机上线前有一套完整的培训流程,特别是专车司机选拔更为严格,且司机数量庞大,如无一套完整制度难以维持一定的服务水平。其次,滴滴在日常运营中具备较其他平台更长的运营时间和更多的运营数据,这些经验和数据都帮助其打造更好的运营模型,对酒后、绕路、偏离行驶路线等风险事件均有相应预警机制。上述这些都导致了滴滴服务质量总体维持高位。根据上海交委数据,22Q3滴滴每万单投诉率在我们上述提及过的各大平台中,仅高于美团,低于其他竞对。
2.利好滴滴自身且继续释放互联网监管进入新时代的积极信号重新开放新用户注册无疑是对公司的利好。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互联网平台在经过两年左右的整治后,已呈现了规范发展的新态势,因此政策面上也有所缓和。例如,22年7月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要“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22年12月中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22年12月底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文章提出“更好发挥平台经济‘新动能’角色”等。
风险提示
滴滴赴港上市进度不及预期,相关政策适时调整所带来的业务波动,疫情反复导致出行需求下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