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结论
预计Tesla bot与电动车供应链重叠度较高,但是因功能要求差异,除了目前部分车供应链龙头公司天花板打开之外,预计会带来诸多新技术方向的投资机会:
(1)不同点1:Tesla bot以海外供应链为主,关注海外建厂的零部件厂商。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供应链基本来自海外,经统计,电池系统(宁德时代、科达利)、驱动系统(鸣志电器、恒帅股份、汇川技术等)、热管理(银轮股份、三花智控)、摄像头(舜宇光学、联创电子)、传感器(华域汽车)和结构件(拓普集团)供应商在海外已建厂或筹建工厂,对于获取Optimus订单具有区域优势。
(2)不同点2:相比车端,电池成本占比降低,电机电控成本占比提高。电池在电车/机器人成本占比分别为38%、2%,电机电控单位价值量大幅提升,由12%上升至约40%。因此,车和bot在三电上的导向性差异度较大,bot对电池成本的容忍度比车要高,预计高质量和体积比能量的电池应用空间更大。
(3)不同点3:执行系统是Optimus外购价值量最大环节,bot控制电机数量和复杂性高于车。机器人电机要求更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同时单机要求的电机数量更多(28个关节电机和12个手部空心杯电机),国内对应环节的成本低、技术高的企业如鸣志电器(美国建厂+步进电机和空心杯电机)、双环传动(RV减速器技术灵敏性)、中科三环(特斯拉合作磁材厂商)、恒帅股份(美国筹建工厂+微电机隐形冠军)等公司均有机会进入bot供应链;运动算法比车端更为复杂,因为动作需要更多执行器配合,并且动作更具多样性。
相同点:云端训练平台dojo和车一样使用自动标注与数据孪生,它将感知系统获取到的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理解的信息,用于构造机器人眼中的世界,与车端协同效应较强。
投资建议
bot与车供应链存在共同点和异质性,建议关注海外建厂的汽零公司三花智控、拓普集团、恒帅股份等;另外,建议重点关注各环节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1)电机:一体化关节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对应使用低速高扭电机,当电机扭矩足够大时可减少对减速器的使用;(2)碳纤维:当前模型与特斯拉预计体重水平相差较大,骨骼和肢体或采用纤维制备,同时采用更轻更小的零部件,以实现轻量化;(3)电池:机器人要求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以减少体重和体积,关注高比能量方向的技术如超高镍、软包等;(4)安全件:机器人平衡性难以保障,为避免摔坏核心零部件或误工,主动安全上依赖特斯拉防撞算法,被动安全上可以采用安全气囊等。
风险提示
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量不及预期风险,人形机器人投资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