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PDF] 新能源电动化系列报告(三):【粤开新能源】五问锂矿发展,走向何方

>>查看PDF原文

  摘要

  锂矿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源头,其产量变化不仅影响着锂产业链下游消费预期,同时对新能源电池技术转型升级产生重大传导。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双双提升,近几年锂矿行业迎来高景气局面。我们认为:目前,碳酸锂价格已从高位回落,价格从去年底将近60万元/吨已跌破40万元/吨,跌幅超过30%,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看,未来碳酸锂价格中枢有望运行在20-45万元/吨的理性区间,届时将有助于电池企业以及整车厂的利润修复,形成上游锂矿企业对中下游厂商的良好价格传导机制。

  本文将基于锂矿视角,探讨全球及国内锂矿的资源优势、提锂技术、锂价格走势、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

  1、锂资源格局:储量集中分布于南美、澳洲,产量澳智中“三国鼎立”

  自然中的锂主要来源于矿床和卤水。从储量上看,全球锂资源储量集中分布于南美、澳洲,中国占比不高。其中成熟的盐湖主要分布在南美锂三角和中国,大部分锂矿山依然集中在西澳。我国锂资源储量全球占比6%,主要分布在青藏、四川和江西。四省查明资源储量占全国的96%。其中四川以锂辉石为主,青海、西藏以盐湖为主,江西以锂云母为主。从产量上看,锂资源产量集中于澳洲、智利和中国,资源形式上主要来自于锂辉石和盐湖。

  2、提锂技术:多技术协同发展,成长空间广阔

  从原材料到锂盐,资源禀赋和提纯技术决定了提锂成本。当前全球锂资源存在形式主要为锂盐湖、锂辉石、锂云母。从技术端来看,锂盐湖的提锂技术多样,需根据盐湖的锂离子浓度和镁锂比因湖制宜;矿石提锂技术相对较为成熟且集中,从综合成本来看,不考虑税收等因素,锂盐湖最低,锂辉石次之,锂云母最高。

  锂辉石提锂:锂辉石品位高,周期短,开采成本低,是提锂的主要支柱。我国锂辉石主要分布在四川,如甲基卡锂矿、李家沟锂矿、业隆沟锂矿等,矿品位高,技术工艺成熟。锂云母提锂:与锂辉石提锂相比,品位低,在提取过程中面临杂质较多的问题。我国江西宜春锂云母资源储量丰富,但多数矿品位(Li2O含量)在0.35%-0.5%之间,与锂辉石平均1.5%(Li2O含量)品位仍有差距。国内云母原矿品位能达到0.8%以上的矿特别少,如果降低标准到0.3%和0.4%,虽然矿比较多,但是收益率较低,所以云母提锂的产量会受到品位的限制。

  盐湖提锂:资源储量大,国内资源广,工艺多元化,是提锂的重要支撑。我国锂资源分布中盐湖占比最大,约82%,盐湖提锂是未来我国锂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国内盐湖的提锂成本在2.5-3.5元/吨,在各种卤水提锂方法中,“吸附+膜分离耦合”法最成熟。全球目前在建盐湖提锂的产能中吸附法产能已达到2/3。

  3、价格:未来1年内锂盐依旧维持供需紧平衡,价格将维持现状,长期锂盐价格或将有所回落。

  目前,碳酸锂价格已从高位回落,价格从去年底将近60万元/吨已跌破40万元/吨,跌幅超过30%,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看,未来碳酸锂价格中枢有望运行在20-45万元/吨的理性区间,届时将有助于电池企业以及整车厂的利润修复,形成上游锂矿企业对中下游厂商的良好价格传导机制。

  我们认为,短期维度来看,新能源车销量有望维持较高增长以及锂矿产能释放周期的瓶颈,供需结构有望保持紧平衡,锂价具有一定支撑。供给侧,受疫情影响,计划于2022年投产的项目大多延后至2023年建成,考虑约半年的试运行周期,预计到2023下半年供不应求的局面将有所缓解。需求侧,全球减碳背景下,新能源车渗透率、销量屡创新高,将刺激对上游锂资源大幅需求。

  中长期随着资源端产能释放叠加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未来价格或将有所回落。供给侧,低成本卤水提锂产能快速增长,将对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高成本的矿石提锂供应商扩张形成压力,叠加21-22年国内企业密集并购买矿,在达产之后供给增加对锂价格形成一定制约。需求侧,从新能源车企销量长期走势来看,未来将会进入一个相对平稳期,长期增速或将有所放缓。但鉴于通货膨胀、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会推动锂全行业的成本曲线走高,锂价将难以回到过往的低谷。

  4、行业趋势:产销绑定,龙头企业一体化布局

  锂盐产品方面,盐湖主导碳酸锂市场,矿石聚焦于氢氧化锂。盐湖提锂在生产碳酸锂上具有显著优势,是制取碳酸锂的主要原料来源。锂矿石由于可直接一步得到氢氧化锂,而盐湖提锂需要由碳酸锂再苛化,生产氢氧化锂综合成本明显高于锂矿石,因此矿石成为制取氢氧化锂的主要原料来源。

  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成趋势,锂产品成为一体化的核心。锂矿、锂电池及锂回收利用龙头企业均在整合产业链资源,力图打造规模优势,发挥协同效应,降低原料成本,巩固市场地位。在对上游锂资源控制上,产业链企业通过包销方式直接锁定上游资源。

  5、竞争格局:寡头竞争市场,头部资源集中

  碳酸锂呈现出寡头竞争的特征,市场集中度较高。从市场集中度来看,随着进入企业增加,以及部分二三线企业产能扩充,2021年我国碳酸锂市场集中度出现下滑趋势。氢氧化锂市场集中度更高,赣锋锂业和ALB占比超四成。从全球产量占比来看,2021年CR3为55%,产量集中在赣锋锂业、ALB和雅化集团三家企业。总体来看,资源端包销锁定叠加技术端制备壁垒,氢氧化锂市场高度集中格局将长期保持稳定。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及贸易摩擦、环保和安全生产、技术迭代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查看PDF原文

关于作者:

交易自己的交易,制定自己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