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PDF] 电子:乘智能化东风,HUD市场来到拐点

>>查看PDF原文

  HUD为ADAS信息最佳展示方式,渗透率有望借势智能化快速提升。未来三年内,ADAS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国内L1-L2级ADAS渗透率有望从2021年的46.3%提升至2025年的75%,全球L1-L2级ADAS渗透率有望从2021年的45%提升至至2025年的58%。HUD可以将ADAS的车道偏离预警、防碰撞预警等多项信息呈现于HUD界面,是ADAS信息的最佳展示方式。HUD也可以更方便、更直观的实现导航功能。HUD渗透率有望随着ADAS渗透率的提升而快速提升。

  HUD可改善驾驶体验 自主品牌快速上车。为提升市场竞争力,车企对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重视度提升,尤其是自主品牌车企近年在国家智能网联发展战略的推动和扶持下,转型动作快、力度大,产品创新和应用上也更加大胆和前卫,HUD可提升驾驶舒适感、安全性,获得车企青睐。在2020年奔驰S级搭载HUD之后,自主品牌纷纷入局HUD,2021年,吉利星越L、广汽传祺第二代GS8、摩卡三款自主品牌车型也搭载了HUD,自主品牌的HUD装配率分别从1.70%升至2021年的约3.90%。

  国内HUD厂商具多重优势 竞争格局良好。国内供应商经过多年发展,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同时凭借成本优势、定制化及快速响应等服务优势获得客户及订单,实现HUD 产品量产,与外资供应商展开竞争。当前国际企业主要争夺中高端车型市场,而中国HUD企业由于价格便宜,主要集中自主品牌整车厂。2021年国内HUD市场份额前五,分别为电装(39.4%)、华阳集团(16.2%)、台湾怡利(16.0%)、大陆集团(11.1%)、日本精机(9.3%)。随着国内供应商技术日益成熟,凭借成本优势、定制化、服务能力,国内厂商市占率有望提升。

  AR-HUD步入量产阶段,多重优势下国内厂商有望赶超国外厂商。在W-HUD领域,外资供应商凭借先发优势居于优势地位,中国HUD企业主要服务内资客户。在AR-HUD领域,国内外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并且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势头强劲远超国外,不同于国外相对保守的政策环境,国内产品落地周期只有短短1年甚至不到1年,而国外有3-5年,在国内已有数家优秀企业具备量产能力的当下,AR-HUD成为国内非常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的一款产品。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关注HUD制造环节相关公司,给予消费电子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HUD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查看PDF原文

关于作者:

交易自己的交易,制定自己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