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观点:
1、重点事件:1月6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六家单位编制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1)面临挑战:一是多重因素叠加,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保障电力供应安全面临突出挑战;二是新能源快速发展,系统调节能力提升面临诸多掣肘,新能源消纳形势依然严峻;三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日益凸显,系统运行压力持续增加;四是传统电力调度方式难以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业态,调控技术手段、调度机制、信息安全防护等亟待升级;五是电力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的自主化、国产化水平偏低,电力系统科技创新驱动效能需持续提升;六是电力系统转型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障碍和风险挑战,亟需完善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
(2)新要求:电力系统引领产业升级转变、新能源提供可靠电力支撑、“源网荷储”四要素及电网多种技术形态并存、计划调度到多元智能互动等。
(3)时间轴:加速转型期(当前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
(4)总体框架:加强电力供应保障性支撑体系建设、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体系建设、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建设、电力系统智慧化运营体系建设等。
(5)推动多领域清洁能源电能替代:推动各领域先进电气化技术及装备发展进步并向各行业高比例渗透,交通领域大力推动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全面替代传统能源汽车,建筑领域积极推广建筑光伏一体化清洁替代。工业领域加快电炉钢、电锅炉、电窑炉、电加热等技术应用,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积极培育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负荷聚合服务、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贴近终端用户的新业态新模式,整合分散需求响应资源,打造具备实时可观、可测、可控能力的需求响应系统平台与控制终端参与电网调度运行,提升用户侧灵活调节能力。
2、行情方面:我们持续看好泛储能、新型电力系统投资机会。
光伏方面,我们认为从“量增”角度来看,确定性最强的环节为辅材、EPC,同时有望出现阶段性供需紧缺的石英砂、POE粒子、电池片环节亦具备一定的投资机会,一体化组件企业也有望受益于排产的改善。
泛储能方面,储能仍然是2023年电新最景气的赛道,我们更认可美国储能、中国大储放量及盈利预期改善的逻辑,以及需求侧响应即虚拟电厂放量。户储则需要重点关注22Q4及23Q1业绩情况。
建议关注:东方电气、东方电子、恒实科技、许继电气、林洋能源、苏文电能、芯能科技、阳光电源。
储能:
1、行情表现:
本周储能板块持续上涨,储能指数上涨6.2%(光伏指数上涨7.8%)。在涨幅表现上,大储板块优于户储板块;大储板块中,PCS与集成板块优于电池板块、国内大储优于美国大储。
2、驱动因素:
(1)本周储能板块上涨的核心驱动力同样来自于光伏。当市场单纯反映硅料价格下行时,从逻辑上对储能板块有量、利上的双重利好,又由于储能增速快于光伏,所以储能整体的涨幅大于光伏。当1月6日光伏排产改善反映于市场表现时,直接实际利好光伏的辅材、EPC等环节,所以光伏的涨幅大于储能的涨幅。
(2)从我们本周观测的数据来看:
大储板块: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初步统计,2022年国内储能装机13GWh,与我们此前预期相符;根据储能与电力市场统计,2022年国内储能EPC中标19.8GWh,储能系统中标22.7GWh,我们维持23年储能装机25-30GWh的判断,之后的重要观测点为春节后2月份的储能招中标数据,若出现组件价格大幅下行、光伏装机大幅提振的情况,储能装机同样有望超预期。
户储板块:本周欧洲电力现货市场价格较上周的价格有所提升,但整体仍处于低位,以德国为例,本周均价为110欧元/MWh,较上周的45欧元/MWh大幅提升。TTF天然气期货价格仍然处于低位。对于户储这样的“高景气、高预期”板块,我们认为22Q4和23Q1的业绩情况尤为重要。
3、投资层面:
(1)储能板块仍然是2023年电新最景气的赛道。
(2)大储及泛储能领域:选股维度上,可围绕两条主线进行:第一条主线,重点关注主业与储能领域共振的公司,阳光电源(地面电站逆变器+储能)、林洋能源(光伏EPC+储能);第二条主线,重点关注低估值标的,23年储能有望上量的四方股份(根据wind一致预期,23年估值18倍)、火电与抽蓄领域的东方电气(根据wind一致预期,23年估值18倍)。
(3)户储领域:短期来看,板块潜在的估值提振因素为业绩预告的披露;中期来看,估值中枢提升仍然需要市场打消对需求的担心,俄乌冲突缓和后相关公司的订单情况是重要的观测指标。
光伏:
光伏主链方面
1、行情表现:本周光伏板块强势上涨,光伏指数上涨7.8%,1月6日单日上涨4.5%,我们认为主要原因系:(1)实际硅料成交价格下跌速度超出市场预期;
(2)根据SMM消息,多家组件企业开始上调1月组件排产计划,体现出组件企业对Q1需求情况的看好。(3)市场预期国内电价有望上调。
2、硅料价格超预期下跌后,产业链各环节不会进一步担忧高价库存损失,进而有望开始提高开工率,并看好春节后的市场放量。2022年年底因市场阶段性担心2023年一季度光伏需求(暂时不担心23年全年需求),使得光伏板块估值持续下挫;本周市场对于光伏需求的预期得到改善,而不断上调预期正是近两年来光伏板块上涨的主要动力。
3、投资方面,市场对于2023年Q1“量增”的预期较为一致。
(1)从“量增”角度来看,我们认为确定性较强的环节为辅材、EPC:辅材环节,建议关注海优新材、福斯特、赛伍技术、激智科技、福莱特、通灵股份、快可电子、宇邦新材等;EPC环节,建议关注能辉科技、苏文电能、芯能科技、晶科科技、林洋能源等。
(2)可能存在阶段性供需紧缺的石英砂、POE粒子、大尺寸PERC电池片,亦具备一定的投资机会:
石英砂环节,建议关注石英股份、菲利华、欧晶科技等;
POE粒子环节,建议关注鼎际得、岳阳兴长、东方盛虹等;
大尺寸电池片环节,建议关注钧达股份、爱旭股份。
(3)一体化组件企业也有望受益于排产的改善,需要同时重点关注22Q4和23Q1高价库存的影响。
4、若在2023Q1迎来产业链价格加速下跌+需求快速增加,我们认为后续值得关注的是价格下跌见底、行业高成本产能出清、盈利见底分化后的硅料和硅片环节。由于涉及格局和竞争问题,因此目前市场较难判断主链各环节的利润留存情况,但我们认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更有机会在价格战中胜出,投资层面的核心是把握低价筹码。头部企业有望凭借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而获得超过同行的单瓦盈利,进而带来潜在的估值溢价,建议关注通威股份、TCL中环、隆基绿能。
光伏新技术方面
1、TOPCon:本周帝尔激光中标20GWTOPCon电池SE一次激光掺杂设备;中润光能16GWTOPCon电池一期项目8GW投产;晶科能源11GW电池+16GW组件项目签约海宁;三一硅能首块TOPCon组件下线;正泰新能完成15亿元B轮融资;电科装备红太阳光电公司中标硼扩散及PECVD设备超3亿元。TOPCon路线已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激光SE助力电池效率进一步提升,超额利润加持下新投资加速进场,设备商迎来订单窗口期。建议关注:捷佳伟创、微导纳米、帝尔激光、海目星。
2、HJT:本周奥维通信布局5GWHJT电池及组件产能;国电投5GWHJT电池及组件基地开工;明阳智能第三代HJT电池项目签约中山,计划建设10条产线。展望2023年初,在银包铜+0BB助力下,异质结有望迎来平价拐点,长期来看,铜电镀有望成为异质结金属化的最终方案。建议关注:迈为股份、赛伍技术、帝科股份、苏州固锝、宝馨科技。
3、钙钛矿:本周仁硕光能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29%,刷新世界记录;纤钠光电α组件通过全球首个IEC稳定性全体系认证。国内钙钛矿产业加速发展,未来空间广阔。建议关注:京山轻机、迈为股份、捷佳伟创、海目星、杰普特。
电网:
1、特高压方面:
我国将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特高压起到平衡能源与负荷分布、促进新能源消纳的作用,是坚强智能电网重要骨架,在“十四五”期间仍将继续保障新能源远距离、大规模输送。特高压同时承担着托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任务,政府亦将持续加大特高压建设投资。
特高压设备龙头在2023-2024年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建议关注:国电南瑞、许继电气。
2、电力市场方面:
我国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持续推进中。电力现货重点在于发现电力商品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价值属性,通过中长期与现货、现货与辅助服务、省间与省内几个市场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推动储能、分布式资源、虚拟电厂等多主体参与市场化交易,形成对新型能源体系下电力平衡的市场机制保障。储能的调节作用、绿电的环境效益、火电的容量支撑在新的市场机制设计下,将被重新发现,盈利模式将不断完善,有利于调动市场资源共同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但是,电力市场改革是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的调整,真正发挥作用仍需一段时间。
虚拟电厂技术服务与运营商,建议关注:东方电子、恒实科技。
锂电:
1、锂电主链:
(1)1月6日,特斯拉官网消息,特斯拉国产车型Model3起售价降至22.99万元,ModelY起售价降至25.99万元,降幅2万元-4.8万元。特斯拉此番降价,与比亚迪等自主新能源品牌近期提价形成鲜明对比。我们认为特斯拉由于订单不足的压力,导致公司选择以价换量,这一举动或将给上游企业带来成本压力。
假设4.8万的降价一半传导给供应链,其中电池占比30%,对应7200元,基于60kWh的平均带电量,对应0.12元/Wh的成本下降。对于电池环节,目前锂价持续回落,缓解一部分成本压力,同时正负极等材料环节加工费的下降也让渡一部分利润给到电池环节。我们认为此次降价对电池环节利润率影响有限,电池环节有望维持合理利润区间,而中游头部企业对成本的把控能力更强,更具有议价权。建议关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科达利、恩捷股份、中科电气、杉杉股份、天赐材料。
(2)据SNEResearch数据显示,2022年11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使用量为57.2GWh,同比增长65.7%。其中,宁德时代11月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23.4GWh,持续位居第一名,同比增长83.4%,市占率从2021年同期的36.9%上升至40.9%,进一步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我们认为宁德时代全球市占率提高是前期海外项目开始逐步释放的表现,也意味着中国锂电产业链的成本优势在海外进一步显现。
由于海外新能源车产业链建设进度不佳且成本水平较高,因此后续基于我国成熟产业链的整车+供应链海外出口是核心看点。美国市场当前新能源车渗透率低,2023年有望实现高增速,中游材料供应链仍有望受益于美国市场的高景气度,建议关注受益于出海逻辑的电动车标的、受益于美国市场高增速且具有弹性的材料标的、受益于磷酸铁锂电池渗透率提升的标的。建议关注:宁德时代、比亚迪、富临精工、祥鑫科技、恩捷股份、芳源股份、当升科技、贝特瑞。
2、钠离子电池:
1月6日,美联新材发布公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辽宁美彩新材、湖南立方新能源、鞍山七彩化学等四方企业,就共同推进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事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我们认为这一举动有望加速普鲁士蓝技术路线产业化开发,为钠电成熟路线带来更多选择。近日Tesla降价,直接增加了整体产业链的成本压力,而目前新能源车产业链主要矛盾在于碳酸锂价格的高企,我们认为钠电的技术和产业化加速开发有望降低锂价,缓解产业链各环节的成本压力。目前头部车企的迫切需求有望加速实现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快速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