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本期(1.28-2.4)上证综指收于3263.41,下跌0.04%;沪深300指数收于4141.63,下跌0.95%;中小100收于7992.03,上涨1.70%;本期中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收于9667.04,下跌1.15%,在申万31个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27位。其中,化学制剂、原料药板块跑赢上证综指和沪深300。
重要资讯:
医保谈判持续推进,91个独家产品突围
1月18日晚,2022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落下唯幕,新目录正式对外发布。最终,121个药品谈判/竞价成功,总成功率达到82.3%平均降幅为60.1%,与2021年基本持平,最大降幅超过90%。111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3个国家药监部门注销文号的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2022版医保目录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谈判/竞价成功121个药品中,有111个为目录外药品,其中,3个非独家药品直接调入,17个非独家药品通过竞价准入方式调入91个独家药品通过谈判准入方式调入。111个新增药品包括慢病药56个、抗肿瘤药23个、抗感染药17个、军见病药7个、新冠治疗药2个。通过本轮调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2016年至今,国家医保谈判已经进行了七轮,与往年相比,2022年国谈新增品种数量、谈判成功率等均有质的飞越。
此次国家医保谈判继续支持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进入目录,并全力支持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20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2个新冠治疗药新增进入医保
第八批国家集采进入准备期,倍特、复星领跑
近日,第八批集采工作将要开启。1月10日召开集采座谈会后,相应品种目录已经流出。根据网传文件,第八批集采拟纳入41个品种(181个品规),米内网数据显示,这41个品种2021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合计销售额超过600亿元,其中有20多个为超10亿大品种;7个品种竞争激烈,满足条件企业数达10家及以上。从企业情况看,国内企业中,倍特药业、扬子江药业、齐鲁制药、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复星医药、华北制药、华润医药、鲁南制药等均有品种在列。其中,倍特药业、复星医药、扬子江药业是“提名”最多的国产企
6月底奥地利将取消所有疫情防控措施
民航资源网2023年2月3日消息:据TheLocalAustria消息,奥地利政府于2月1号表示,从4月30日起,医院和疗养院将不再要求佩戴口罩,从6月30日起,所有疫情防控措施都将取消,新冠病毒不再是法定传染病。
奥地利卫生部长JohannesRauch表示,疫苗接种、新冠检测和药物治疗将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常规结构。除了有症状的人群和有风险的患者外,将不再提供免费新冠检测,且只能由家庭医生或在医院进行。“新冠病毒会持续存在,我们准备长期与之共存”
JohannesRauch认为奥地利已做好充分准备,并指出奥地利四分之三的人口都已接种了疫苗。Rauch认为,疫苗接种、新冠检测和药物治疗应继续保持免费
核心观点:
正如我们此前的预测,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消退,医药行业投资在复苏环境下回归均衡发展,而近年来创新一直是我国医药生物行业发展的一条主旋律,在“十四五”规划中,医药创新的战略位置更加突出对医药原始创新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医药行业发展的创新逻辑得到持续强化。
自2022年12月疫情放开以来,我国创新药市场表现走强。创新药指数和创新药优势成长50指数表现均优于医药生物指数。从基金持仓变化情况来看,2022年第四季度,创新属性强的化学制药和医疗服务子板块基金持仓占比较第三季度显著提升。从美国2022年3月进入疫情全面放松阶段以来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走势上看,美国疫情全面放开后的第一波感染高峰结束之后至今,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明显强于纳斯达克指数。参照美股情况,医疗需求刺激下的创新药仍然具备上升空间。宏观数据显示,我国7天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DR007)处于历史低位,利好创新和成长板块估值提升。另一方面资金价格下行和充裕的流动性利好创新型成长企业和新兴产业投资扩张。
目前医药行业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底部位置,行业基本面整体依日稳健,短期内低估值的板块及其前期跌幅较大的优质个股有望迎来结构性的估值修复行情。同时,业绩确定性强、创新能力突出的相关板块及上市公司有望持续得到市场关注。长期来看,随着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在长周期持续受益,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和和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医疗消费等布局,同时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
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CXO产业,建议关注药明康德、凯莱英、恒瑞医药、恩华药业、复星医药、科伦药业、君实生物-U、信立泰、康辰药业、华东医药、荣昌生物、博腾股份、泰格医药等;
2)受益医疗新基建,具备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乐普医疗、普门科技、欧普康视、开立医疗、海尔生物等;
3)受益居家自主诊疗、保健消费和市场集中度提升的连锁药店龙头,建议关注一心堂、益丰药房等;
4)受益新冠治疗和常规治疗需求常态化,竞争力突出的综合医疗服务行业,建议关注国际医学、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普瑞眼科、美年健康等;
5)具备消费和保健属性的药品生产企业,建议关注天士力、华润三九、同仁堂、东阿阿胶等。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风险;行业政策风险:市场调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