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海内外漂浮式海风逐步打开成长空间
国内:降本潜力和政策预期打开浮式海风产业化成长空间。近期多项目取得进展,标志漂浮式海风来到示范项目到产业化的关键节点。12月26日,中电建海南万宁百万千瓦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全国首个规模化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全球最大的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规划装机容量1GW,其中一期200MW计划于2025年底建成并网,二期800MW计划于2027年底建成并网。1月2日,由中国海油投资建造的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也已在青岛完成浮体总装,是全球首座“双百”海风项目(水深超百米、离岸距离超百公里)。
我国深远海风力资源丰富,漂浮式海风是长期趋势;若“双30”规定正式发布,或将超预期加速发展。我国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为5亿千瓦,深远海风能可开发量是近海的3-4倍以上,而深远海由于水深较深,原有固定式风机面临桩桶安装条件不足和成本激增困境,漂浮式海风是长期趋势,尤其是浙江、广东、海南等近海即深海省份。同时,据风芒能源了解,国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正在内部对新增海上风电项目从之前的“原则上应在离岸距离不少于10km、滩涂宽度超过10km时海域水深不得少于10m的海域布局”变成“离岸距离30km以外或水深在30m以上”征求意见。若“双30”规定正式发布,一定程度上将推动海风向深远海域发展,或可超预期带动漂浮式海风。
清晰降本路径带来长期成长空间,催生系泊链增量需求。“引领号”、“扶摇号”示范项目由于风机仅一台难以摊薄成本、技术设计偏保守等原因,成本较为昂贵。随着未来漂浮式海风批量装机投产和技术逐渐成熟(如浮体/系泊材料变更、风机大型化、柔直输电、设计冗余减少等),其设备和建造成本会被迅速拉降,具备较强降本潜力和长期成长空间,万宁项目已可见单位投资约23元/W。系泊锚固系统占漂浮式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总造价的10%以上,是成本占比较高的环节之一,增量需求有望带来船用锚链公司新的增长点。
海外:欧洲多国有漂浮式海风规划,中国厂商出海可期。
欧洲积极进军漂浮式海上风电市场。葡萄牙正在研究将其沿海深水区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基地,预计在今年推出规模达10GW的漂浮式项目招标计划;英国、挪威和法国在今年将启动竞价,提供的海床合计可建设12.5GW的浮式风电,BP、壳牌和OceanWinds等已宣布对上述竞价风电场感兴趣;欧盟委员会宣布推出黑海海上浮式风电项目,该项目于2023年1月启动,预算超过2100万欧元,持续5年,以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土耳其为重点,并为向其他海区推广做好准备。中国厂商有望通过系泊链等产品的出口,受益欧洲漂浮式海风加速发展。
硅料价格延续上涨态势,对预期的影响或已接近尾声
硅料价格延续上涨态势,硅业分会数据显示,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2.0-24.9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4.23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11.40%;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1.8万-24.7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3.99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11.48%。硅业分会预计,根据各家企业生产运行计划,今年硅料产能增量约104万吨/年,包括现有在产企业扩产项目约74万吨/年和新进企业新建项目约30万吨/年,硅料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其中Q2-Q3供大于求局面将相对更为凸显。我们认为,近期光伏的价格波动对预期的影响可能接近尾声,随着后续产能释放和供应量攀升,价格可能再度掉头向下。全年来看,2023年将是硅料供给释放、价格回落的一年,持续看好大储能受益于硅料降价后的大规模装机启动和放量后的盈利能力提升。
投资建议
储能有望直接受益于硅料价格下跌,建议关注科华数据(美国户储和国内大储核心标的)、东方日升(双一力海外储能出货预期高)、同力日升、金盘科技、新风光。看好漂浮式海风打开产业化成长空间,建议关注亚星锚链。对电力设备板块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大幅降价、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大盘系统性风险、推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