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需求端:C端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续航焦虑亟待解决。混动技术解决了纯电动车所面临的部分瓶颈,如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导致的充电难和冬季续航里程大幅缩水问题,满足当下新能源车消费群体的关键需求。
供给端:B端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面临上游成本过高的问题。随着上游锂矿资源的不断涨价,纯电动汽车配置的大容量电池成本过高。混动汽车配置的电池容量更小,在当前电池成本高企不下和补贴退坡的情况下,车企发展混动汽车将有效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空间。自2021年以来,头部车企开始集中放量,混动市场空间逐渐打开。爆款车型如秦PLUS-DMi、宋PLUS-DMi、理想ONE、帝豪LHiX迎来销量持续高增。中国混动车型销量从2020年的49万辆增长至2022年1-9月的157万辆。2023年随着比亚迪驱逐舰07、理想新一代增程、长城魏、大众途观、帕萨特家族等混动产品的推出,混动市场车型供应将进一步丰富。
产品端:PHEV、HEV发力点各异,混动方案各有千秋。PHEV以电驱动为主,符合汽车电动化大趋势。HEV仍以油驱动为主,但相较传统燃油车型具有更高的节油性和热效率。HEV市场:丰田本田长期垄断,THS/i-MMD系统具有高壁垒,随着国产品牌逐渐渗入,2021/2022年1-9月的CR2分别为98%/85%,行业集中度下降。PHEV市场:国产品牌竞相争夺,比亚迪具有强大的垂直供应链,自研自产DM-i系统的三电零部件,稳坐龙头,2021/2022年1-9月比亚迪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5%/60%。其他自主品牌如理想、吉利、上汽、大众、长城持续自研系统发力追赶。
【配置建议】
在纯电动汽车充电续航困难以及电池成本高居不下的现实情况下,混动汽车能有效助力中国汽车电动化的转型,满足车企的积分需求以及减碳趋势。我们看好混动汽车产业链相较于纯电车新增的投资机会,推荐电控ECU制造商菱电电控(688667.SH),涡轮增压器制造商贝斯特(300580.SZ)、西菱动力(300733.SZ),EGR系统制造商隆盛科技(300680.SZ),混动电池制造商科力远(600478.SH)和欣旺达(300207.SZ)。
【风险提示】
混动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影响HEV和PHEV的渗透率
自主品牌混动新车型推出速度不及预期
上海地区混动车型取消绿牌带来的负面影响超预期
纯电动充电桩建设速度超出预期
疫情引起经济下行风险,汽车全市场销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