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月1日晚,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三大交易所也同步发布配套规则征求意见稿
点评:
此次制度安排覆盖沪深交易所主板、新三板基础层和创新层以及已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重中之重是上交所、深交所主板。改革后主板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此前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各自有较为鲜明的定位,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与全国股转系统共同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成熟大型企业,以及金融、房地产等被列入负面清单的行业直接融资渠道不够畅通,而此次全面注册制的落地,预示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基本完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更加清晰,我国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具体来看,本次改革对资本市场各个环节有什么影响:
1、上市环节:注册制仅保留了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必要的资格条件、合规条件,将核准制下的实质性门槛尽可能转化为信息披露要求,监管部门不再对企业的投资价值作出判断。审核注册的标准、程序、内容、过程、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开,公权力运行全程透。
点评:根据创业板核准制发行效率和注册制发行效率对比来看,注册制改革最显著的益处在于将有效缩短审核周期,大大提升了股票上市发行效率。直接提升了实体经济融资效率和券商投行盈利能力,打开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双赢”局面。长期来看,利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公司上市效率的提升意味着可配置资源的增加,激发券商等金融机构资产配置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推动财富管理相关服务能力的提升。服务功能的完善和产品序列的丰富有望吸引居民财富向权益市场转移,激发市场活跃度的提升。
2、发行环节:完善新股询价定价机制,以询价定价为主体,直接定价为补充的定价机制,允许主板、科创板采取直接定价方式,询价对象新增期货公司。
点评:市场定价效率显著提升,新股定价更加市场化,破发率或继续上行。根据iFIND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至今,破发股票共162只,其中137只是注册制上市,占总注册制上市股票的14.67%,25只是核准制上市,占核准制上市股票总量的5.4%。可以看出,发行节奏偏快,以及由于新股缺乏活跃市场导致询价定价与市场价格出现偏差,导致注册制环境下新股破发比例远大于核准制。这也会倒逼券商提升研究能力和定价能力。同时,本次改革同意主板使用直接定价的方式,也增强了券商与询价对象之间的价格博奔,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交易制度:此次改革对主板交易制度进行了3方面的改革:一是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二是优化盘中临时停牌制度。三是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优化转融通机制。同时,对两项制度未作调整。一是自新股上市第6个交易日起,日涨跌幅限制继续保持10%不变。二是维持主板现行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不变,对投资者资产、投资经验等不作限制。
点评:交易机制更加市场化和便利化,市场价格博弃更加充分,企业估直也将更加合理,有增强新股的流通性和大额交易对个别股票价格的冲击。
4、退市环节: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简化退市程序,完善退市标准退市力度明显加大。
点评:退市规则更加完善,壳资源价值不再,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重塑良性资本市场生态。另一方面,结合更加高效的发行制度,市场供需改变,企业估值将更加合理,特别是中小企业,估值将逐渐接近成熟市场。
5、监管环节:再次强调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坚守板块定位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交易所等各层面责任。
点评:全面注册制的落地绝不意味着上市审核质量要求的放松,相反对券商等中介机构的信息披露、风险监控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