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建筑业的影响只是短期。作为传统的施工和结算旺季,12月往往是1年当中建筑产业链最繁忙的阶段,营销人员储备明年的新签,施工人员加快项目收尾,财务人员抓紧结清款项。目前来看,施工、物流、采购、财会人员受疫情影响,导致正常的生产节奏受到拖累。但考虑到本次肆虐的病毒毒性较之前已有显著削弱,绝大部分人在家休养几天后基本可恢复正常工作,因此,虽然基建短期可能面临“旺季”不旺的局面,但需求的落地只是被迟滞,并未被消除。
明年1季度建筑链或迎来政策面和基本面的双重拐点。最近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国内需求、稳定居民就业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望在未来获得进一步的政策支持。与此同时,2023年春节在1月下旬相对较早,考虑本次疫情传播特点,2月份节后复工可能很快就进入赶工赶料的状态,企业经营有望进入景气周期。
已建立护城河、有经营韧性的基建上游供应商企业再次迎来布局时点。尽管短期来看,需求释放按下暂停键会影响到企业相关产值的确认和回款,但同时也会加速供给侧落后产能的出清,有利于生存下来的企业市占率提升。建议关注深耕钢结构制造的鸿路钢构(002541.SZ)、打造智能电网服务平台的苏文电能(300982.SZ)、加快拓展铝模板租赁的志特新材(300986.SZ)、专注一二线照明工程的豪尔赛(002963.SZ)等。
除此之外,建议关注兼具低估值和业绩增长的中国建筑(601668.SH)、中国电建(601669.SH)、华铁应急(603300.SH),受益海外复苏的中钢国际(000928.SZ)、北方国际(000065.SZ)、中工国际(002051.SZ),以及地产竣工加快修复的华阳国际(002949.SZ)、深圳瑞捷(300977.SZ)、金螳螂(002081.SZ)等。
风险提示:稳增长力度不及预期风险,疫情反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