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PDF] 建筑建材: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有望进一步扩大

>>查看PDF原文

  行业:

  基建依然是今年经济稳增长重要抓手。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我国今年发展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今年政策主基调以稳为主,基建则是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继续维持高位运行。从项目资金角度看,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22年为3.65万亿元),赤字率拟按3%(22年为2.8%)安排,均高于去年计划水平,政府投资类项目资金压力有望得到缓解。同时我国项目储备充足,十四五重大项目规划众多,政府投资项目新开工与施工进度有望提速。

  建筑业商务活动复苏,“疫后”时代行业改善明显。建筑业景气水平升至高位景气区间。2月份各地工程项目集中开复工,建筑业施工进度加快,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2%,高于上月3.8个百分点。从企业用工看,从业人员指数升至58.6%,高于上月5.5个百分点,建筑业企业用工量明显增加。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5.8%,连续三个月位于高位景气区间,建筑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防灾减灾工作持续推进,减隔震行业有望在市政回暖之际迎来提速。防灾减灾已连续多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所提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防灾减灾等城乡基础设施仍有明显薄弱环节。加之土耳其大地震引发深思,建筑抗震安全尤为重要,减隔震作为目前建筑抗震最有效的技术方式,当前正值推广之期,有望助力城乡基础设施防灾减灾能力提升。

  我国建设中国特色国有企业估值体系背景下,国有企业提估值预期有望进一步提升。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地位十分重要,尤其A股建筑类企业中国有企业市值占比约8成,新签订单占有率在过去几年持续提升。2022年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有望在今年出台,同时今年国资委对央企发展任务目标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增加ROE和收现比的指标要求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收入质量。

  今年是“一带一路”十周年,海外工程订单有望提速。2013年11月,“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作为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通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标志着“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形成;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从历史订单数据来看,17、19年或受益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承包工程新签订单合同额两次创历史新高,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望在今年成功举办,更多海外工程项目有望落地,海外工程订单有望实现提速。

  减隔震行业近期逻辑更新如下:

  1)短期拐点:提速拐点即将来临

  行业拐点:隔震订单转化周期较短,一般3-6个月即可确认收入,因此项目开工端节奏至关重要。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之前受疫情影响的市政类房建项目有望加速开工,同时,防疫导致地方财政吃紧的情况逐步缓解,将有利于项目资金支持增加。我们认为今年民生补短板等结构性基建项目仍是重点建设领域,学校和医院开工建设有望提速,各地重点/重大项目/专项债纳入众多学校医院等市政项目,建设任务受疫情影响,进度有所延迟,但并非缺失,叠加减隔震行业立法扩容逻辑带来的内生高增长特征,我们认为行业提速拐点即将来临。

  业绩保障度:规模不断扩大,疫情制约下的订单开工转化问题与原材料运输问题有望逐步消退,转化率与出货量有望双双提升。

  2)中长期逻辑:《条例》驱动下的10倍行业扩张

  行业扩容:去年9月《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正式执行,减隔震技术强制执行主力范围由云南扩张到全国“高烈度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学校、医院等“八类”建筑。行业正处于《条例》驱动下的扩容周期内。

  行业趋势预判:随着标准规范逐步落地,低标准低价格低利润竞争的小企业有望加速出清,龙头护城河将越来越深。

  3)多样化需求:有利于巩固估值韧性

  突破纯基建下游,迎来新需求,由此前学校、医院等主力需求延伸至数据中心、精密仪器企业厂房、酒厂、LNG、博物馆等。

  行业发展迫切性:建筑减隔震技术属于“柔性抗震”,具备最优抗震效果+经济性+提高得房率+降碳等优质特征,是发达国家预防地震时首先选择的抗震方式,我国以前多采用传统抗震,即“硬碰硬”,目前正在加速推广减隔震技术。

  近期行业政策不断向好:北京强制性建筑减隔震地方标准《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规程》已于2022年12月29日发布,并将于2023年7月1日执行,标准趋严趋势较为明确。此外,为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住建部制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要求: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不得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报告。2、检测机构应当单独建立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台账。3、非建设单位委托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工程质量验收资料。

  行业标准及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等相关要求不断加强,减隔震产品保障性将有所提升,对于具备高质量属性的减隔震行业而言,该赛道在我国目前处于推广阶段,龙头企业先发优势明显,具备更高技术储备,护城河有望进一步加深。建议关注震安科技(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场环境优化背景下行业龙头优势进一步凸显。建议关注其他相关优质上市公司时代新材、天铁股份、科顺股份等。

  水泥:水泥市场需求继续恢复

  本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小幅上涨0.04%。价格上涨地区为广东地区,幅度20-30元/吨;价格回落区域主要是辽宁大连和江西南昌,幅度15-20元/吨。下周价格方面,或受益于企业部分熟料生产线仍在执行错峰生产或停窑检修,随着下游需求恢复,库存不断下降,水泥价格有望延续上行态势。

  价格:截至2023年3月3日,全国主要城市水泥价格435元/吨,环比+0.04%,同比-15.16%。

  出货率:2月底3月初,国内水泥市场需求继续恢复,其中华东、华南、华北、和华中地区下游需求恢复较好,出货率分别提升约10个百分点。

  开工率:截至2023年3月2日,全国水泥开工率为47.22%,环比+3.15pct,同比+7.24pct。

  库容比:截至2023年3月3日,全国水泥库容比为61.69%,环比-3.5pct,同比-2.31pct。

  玻璃:浮法需求好转,光伏终端电站启动缓慢

  5mm浮法玻璃价格:截至2023年3月2日,全国5mm浮法白玻价格为90.15元/重箱,环比+0.6%,同比-27.23%。

  光伏玻璃价格:截至2023年3月3日,光伏3.2mm镀膜玻璃(均价)为25.5元/平方米,环比-1.92%,同比-1.92%,光伏2.0mm镀膜玻璃(均价)为18.5元/平方米,环比-2.63%,同比-7.5%,2.0mm原片玻璃(均价)为13元/平方米,环比-1.89%,同比+5.05%。

  玻璃库存:截至2023年3月2日,全国(小口径)玻璃库存为5325万重箱,环比+0%,同比+43%;全国(大口径)玻璃库存为7102万重箱,环比+1%,同比+52%。

  浮法玻璃价差:截至2023年3月2日,5mm浮法玻璃天然气价差为24.18元/重箱,环比+0.8%,同比-76.36%;5mm浮法玻璃石油焦价差为26.96元/重箱,环比-2.86%,同比-62.27%;5mm浮法玻璃重油价差为11.14元/重箱,环比-11.82%,同比-80.05%。

  光伏玻璃差价:截至2023年3月3日,3.2mm镀膜玻璃天然气价差90.44元/重箱,环比-4.04%,同比-10.7%,2.0mm镀膜玻璃天然气价差46.69元/重箱,环比-7.53%,同比-26.79%,2.0mm原片玻璃天然气价差12.31元/重箱,环比-15.4%,同比-23.6%。

  投资建议:

  建议重点关注基建产业链中手握优质订单且具备资金实力的建筑央国企龙头,如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四川路桥、山东路桥、安徽建工等;错峰停窑叠加需求逐步回升的预期,水泥价格有望企稳回升,建议关注水泥板建材方面,如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华新水泥等;工信部绿色建材推动下建议关注震安科技、中材国际;“保交楼”政策持续发力下竣工有望迎来边际改善,地产复苏预期下,建议持续关注浮法玻璃复苏及消费建材头部企业复苏机会,相关标的如旗滨集团、三棵树、东方雨虹、坚朗五金、兔宝宝、北新建材等;建议关注长期景气度较高的玻纤板块,后续供需格局有望改善,建议关注山东玻纤、中国巨石、长海股份、中材科技等;光伏快速发展背景下建议关注亚玛顿、金晶科技、硅宝科技、回天新材;电力投资提速下建议关注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减隔震提速下建议关注震安科技(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天铁股份、时代新材、科顺股份。

  风险因素:基建、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

>>查看PDF原文

关于作者:

交易自己的交易,制定自己的交易。